本站为安徽自考网www.ahzk.cn,笔试报名平台为zk.ahzsks.cn

新生报名 报名流程 问答百科 热门报考院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详情

2020年安徽自考《美学》论述题笔记(二)

发布时间:2022-08-26 10:35:23  点击量:  来源:安徽自考网

美学论述题(二)

3、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答: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在于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的感受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形象,例如无意中在一本画册里面发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虽然从前完全不了解所谓抽象表现主义,对于这位画家也比较陌生,但是却可以感受到线条里面的运动性,一下子可以抓住其中的简单明快的美感。应该说这是凭借着主体的理解力,而达到的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审美感受。“品”是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个转换,需要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心专一,静心体味。且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例如进入音乐会的大厅,屏息凝神,开始专注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个时候抽象的音乐元素直接全面地刺激大脑,激起听众内心的波澜。“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由于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于是形式符号被克服了。例如阅读《悲惨世界》,在有的地方被那种崇高的人性力量深深震撼,被那波澜壮阔的社会和人生画卷深深感染,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个世事纷杂而又充满激情与痛苦的世界。应该说明,在实际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由于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

4、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答:①诉诸感性。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示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人们进行审美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形象。感性形态的审美价值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与人的生理同结构的节奏和韵律;美育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价值;美育的过程便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感情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读此诗时,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月光,霜,举头,低头等形象而举头低头”也有和人的生理同构节奏和韵律,这种场景具有普遍性,是我们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的升华。

②前移默化。不论是儒家追求精神解放,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还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要求达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还是禅宗注重自身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领悟,我们总能前移默化的受到其影响。比如我们读了杜甫的诗,就会生优国忧民之心。读了苏轼的词,就会有人生豪迈之情。这就是美育给我们的前移默化的影响。

③能动性。比如主体在审美中能有自觉的追求,并在主体会在参与审美活动中体现能动性。

为您推荐相关内容:
将文章分享到:
热门文章推荐
  • 自考资讯
  • 自考专业
  • 自考院校
  • 自考问答
  • 自考指南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安徽地区自考
  • 合肥
  • 芜湖
  • 安庆
  • 六安
  • 蚌埠

Copyright © 2010-2023 安徽自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07649号-2

  •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青阳路1222号中汽大厦A座707
  • 声明:本站为安徽自学考试民间交流网站,近期自学考试动态请各位考生以省教育考试院、各市自考办通知为准。
  • 咨询电话:0551-65219986 合作洽谈QQ:82167209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一对一咨询解答

  • 安全网站
  • 可信网站
  • 实名认证
  • 安全

安徽自考网提供自考专业科目一览表,自考本科报名流程,自考大专报考指南,自考专升本等院校信息查询